一篇會走路的講道
一篇會走路的講道
1953年的某個午後,在芝加哥火車站,眾多媒體、政商名人和大批群眾聚集,在等候一個人。大家都想一睹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風采。果然火車進站了,走出一個一百八十幾公分的大漢,頭髮茂盛,嘴上留著大大的八字鬍,十分醒目。相機快門閃個不停,歡迎者也一一張臂迎接這位訪客。這位貴客也一一致意感謝,但他的目光越過人群,好像看見什麼,就跟大家說:「對不起,我離開一下。」於是穿過人群,走到另一邊,有一個黑人老太太正吃力地拖著兩個大行李箱,他的兩隻大手幫她提起行李,帶著微笑,護送她上了公車,並祝福她一路平安。史懷哲醫師回到人群,說:「不好意思,讓你們久等了!」
超越言語的生命榜樣
史懷哲(Albert Schweitzer, 1875-1965)才華洋溢,在神學、哲學、音樂、醫學四個領域均學有專精,卻又順從上帝旨意,遠赴非洲宣教,服務窮苦的人;他所成立的醫療所,至今仍恩澤百姓。
對於這一幕,群眾看得很清楚,其中一個接待委員說:「這是我平生首見一篇會走路的講道!」就好像若有人精通英文單字,每問必答,我們會稱讚他是「會走路的字典」。史懷哲這個舉動,強烈傳達出「會走路的講道」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他本人也有句名言:「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,總有某個時候心靈的火熄滅了。後來,藉著他人的點燃,靈火重燃。我們應該感謝那些觸動我們內在靈魂的人。」相信史懷哲的言行也點燃你我和許多人的靈火。
人前人後謙卑行道
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」這是三國時代劉備告誡兒子劉禪的話,也點出人性的弱點。人若小善不做,大善會去做嗎?小惡會做,大惡會不去做嗎?英文有諺語說:「行出你所教導的。」(Practice what you preach.)人若只會講,自己卻不去行,如中文所說的「光說不練」,也就缺乏說服力,也像是雅各書二章17節說的:「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。」恐怕還因此造成他人不信。
在馬太福音廿五章,耶穌用一個比喻說明,若有人餓了,就給他吃;渴了,就給他喝;作客旅的,就留他住;赤身露體的,就給他穿;生病的,就看顧他;在監裏的,就去看他。在40節,耶穌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這方面耶穌自己這樣做,史懷哲有好見證,還有「…許多的見證人,如同雲彩圍著我們…」(希伯來書十二章1節)。
然而在台灣,雖說宗教十分興盛,多半民眾也認定「宗教都是勸人為善」,但是在屢次的食安風暴,卻讓我們看見宗教失能,有太多偽善、謊言、污穢、詐欺、大言不慚、要人錢也要人命,還有所謂的黑心商家的「門神」。願我輩信仰基督的教會中,人人引以為鑑,彼此勸勉,要做「一本會走路的聖經」,即使不講話,人前人後,在家在外,大事小事,順從聖經與聖靈的教導,做一個敬畏上帝、謙卑行道的基督徒。
文章來源:基督教論壇報 https://www.ct.org.tw/1244292#ixzz6blZjLNEd